考试:=$ecms_gr[fenlei]?>
问题:
根据某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需求,需对该市沿海、沿江的滩涂实施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为该市围垦工程、港航建设、海洋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 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东部受大面积海洋水体的调节作用,西北到西南部群山环列,对冬季寒风侵袭起到阻隔作用,从而形成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为17.3~18.3℃,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月平均气温在28℃,极端高值达40.5℃;7~9月的台风雨期,雨量大,强度大,降水量占全年的20%~28%,夏季盛行东南风,夏、秋季节多台风,一般风力在7~8级以上,有时风力达12级以上。本海区均属强潮区半日型潮流,大潮期间多数地区流速大于1m/s。属正规半日潮,一天两高两低现象明显。测区范围为从A地到B地狭长的海岸带,水下地形测量部分距离海岸线5km。 项目任务是完成1︰10000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当地平均海平面基准下的高程数据、2000坐标系下的UTM坐标,并绘制水下地形图。 任务日期为:自2010年4月15日开始,到2010年5月30日结束。 (1)已有的资料准备。 ①测区内已有1︰10000的地形图,可作为控制网设计、选点用图; ②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③长期验潮站资料包括:布设了1、2、3三个潮位站,3站为长期验潮站,前期已经有13年的潮位观测资料;1、2站为短期验潮站。1站和2站间距离为10km,2站和3站间距离为60km;测量水域位于1、2站之间,水下地形垂直基准采用当地平均海平面。 (2)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①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 ②陆上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③水深基面: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④测图比例为1︰10000,等深线间距1m; ⑤定位精度要求10131,测深精度要求1%水深; ⑥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8m。 (3)已有设备情况。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应包括: 定位设备(GPS):根据测量比例尺、精度和测量环境采用信标GPS接收机; 声速测量:应该根据水深以及区域温度、盐度变化采用声速剖面仪,在淡水区可采用温度计; 验潮仪:对于需要架设临时验潮站的情况,可采用水尺验潮、波潮流仪、压力式验潮计; 水准测量:水准仪或者全站仪; 其他辅助设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等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设备。 (4)人员。 项目运行应采用项目组长负责制;项目执行中各项执行应启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该项工作完成的负责人,人员安排应考虑人员安全。 问题: 1.简述测深线布设原则。 2.在本案例中,经同步验潮资料分析,验潮站1、2之间最高潮差为0.3m,假设测区水深不大于10m,测深精度为±10cm,请问1、2站间需要分带改正吗?若需要分带,需要分几带?(两个验潮站之间的分带数,按照K=2Δh/σ计算) 3.如何根据这3个验潮站分别观测的潮位数据,获取测量水域测量船的瞬时水位?
答案:
1. 布设原则为: (1)主测深线方向,当用单波束测深仪测深时,应垂直等深线的总方向;用多波束测深仪测深时,原则上应平行等深线的总方向;对于狭窄航道,测深线方向可与等深线成45°角。在下列情况下,布设测深线的要求为: ①沙嘴、衅角、石陂延伸处,一般应布设辐射线,当布设辐射线还难以查明其延伸范围时,则应适当布设平行于其轮廓线的测深线; ②重要海区的礁石与小岛周围应布设螺旋形测深线; ③锯齿形海岸,测深线应与岸线总方向成45°角: ④应从码头壁外1~2m开始,每隔图上2mm平行码头壁布设2~3条测深线; ⑤在测深过程中,应根据海底地貌的实际情况,对计划测深线进行适当调整; ⑥使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全覆盖测深时时,应根据水深、仪器性能,保证测线间有10%的重叠来布设测线。 ⑦其他海洋工程根据实际的需要可采用其他布设方式。 (2)测深线间隔的确定应顾及海区的重要性、海底地貌特征和水深等因素。原则上主测深线间隔为图上1cm。对于需要详细探测的重要海区和海底地貌复杂的海区,测深线间隔应适当缩小,或进行放大比例尺测量。螺旋形测深线间隔一般为图上0.25cm,辐射线的间隔最大为图上1cm,最小为0.25cm。 (3)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5%。2. 验潮站布设的密度应能控制全测区的潮汐变化。相邻验潮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s、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的要求。依据本案例给出的资料,很显然1、2验潮站都不能控制全区的潮汐变化,在1、2站之间需要进行分带改正。 分带数为:K=2×0.3/0.1=6。3.(1)潮位观测。 ①为了获得当地稳定的平均海平面,需要1、2、3站进行同步潮位观测,同步观测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潮汐特征、海平面的稳定性以及水下地形测量要求的精度决定。基本原则是时间越长越好,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可根据工程时间,制定同步潮位观测时间。 ②潮汐测量间隔为30min/次。 (2)潮位站间潮汐的特征分析。 潮位站间潮汐的变化特征是平均海平面传递的前提,比较了3个站同步观测潮位,结果表明,3站间潮汐传播从1到2然后到3,1到3间的潮时差小于2h,同步潮汐高差小于1m,可以用于平均海平面的传递。 (3)平均海平面的计算和传递。 ①对各个站的潮汐观测数据进行粗差剔除、内插、合理化等预处理; ②3站观测潮位时间为13年,利用3站的潮位观测资料,计算3站处的长期平均海平面; ③采用线性关系最小二乘拟合法实现长期潮位站3站向1站和2站的传递。 (4)测区潮汐内插。 ①利用经3站传递过来的长期平均海平面与1、2站水尺零点的关系,转换1、2站,原始潮位观测时序为基于当地平均海平面的潮位观测时序; ②根据潮波传播特点,采用时差法,计算出测量船处的瞬时水位。
相关标签:
测绘案例分析 测绘 该市 滩涂 围垦 港航